电网互联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关键
2015-07-29
“全球清洁能源分布不均衡,资源富集地区大部分远离负荷中心,总体呈逆向分布,给开发利用带来巨大困难。”国网能源研究院能源战略与规划研究所所长白建华认为,要适应清洁能源在全球范围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必须以电能为媒介,在全球范围配置清洁电力,2050年“一极一道”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外送规模将达到12万亿千瓦时;适应洲内、跨洲乃至全球范围优化配置清洁电力,必须依托特高压和智能电网技术,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
他表示,全球能源互联网相当于特高压电网、泛在智能电网和清洁能源三者的结合。通过建立跨洲电网、跨国电网、国家泛在智能电网,形成能源、市场、信息和服务高度融合的新型能源体系架构。
国际能源署可再生能源部负责人保罗˙弗兰克尔、高级分析师西蒙˙穆勒和国际合作部执行主任西莫内˙兰多利纳分别就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接入、并网,以及智能配电网发展等做专题发言,强调电网互联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关键,跨国、跨洲电网是未来发展趋势,因此更加需要建立一套灵活的能源系统,以保证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入后的系统可靠运行。
保罗˙弗兰克尔认为,随着水电、风电、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开发,技术变得越来越成熟,可再生能源项目获得融资的机会也会越来越高,投资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成本将开始下降。这也为未来各国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王仲颖提出,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应达到60%以上、占总发电量的比例达到85%以上,必须加快实现能源智能互联,通过加大能源终端电力利用,将人类社会推向更高级文明形态,助力重现碧水蓝天。蒙古能源部可再生能源部门负责人安格日格˙米格玛尔和韩国贸易、工业及能源部的能源与环境顾问郑龙宪分别介绍了亚洲超级电网构想和韩国智能电网建设经验。
国网能源院、国网经研院、中国电科院、国网智研院有关专家分别就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理念、资源条件、经济性能、技术装备等做专题发言,系统介绍了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重要性、可行性和发展前景。与会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对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理念广泛认同,并寄予厚望。